无人机农业植保应用
发表时间:2018年07月16日浏览量:

一、无人机农业植保
无人机正在为农业提供一种现代化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方式,渐进地帮助农民改变传统农业事必躬亲、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适意性广,遥感操纵,空中作业,不受发地形环境约束。植保无人机可以远距离摇控操作,从根本上避免了作业人员暴露在农药中的危险,改善了操作者的劳动条件。在水田作业、高秆作物和应对爆发性病虫害等方面已经表现出突出的优势,而且可以应对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近年来发展迅猛,同时对植保无人机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植保无人机技术路线对于植保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植保无人机在整个无人机领域中的位置决定了植保无人机既不能走航模飞机路径,也不能走载人飞机路径。
农田病虫来势非常凶猛,有时人工喷洒效率不够,大面积灾害来时无法扑灭。农用无人直升机飞行速度快,规模作业能达到每小时120-150亩,其效率比常规喷洒至少高出100倍;植保无人机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操作,喷洒作业人员远距离操作避免暴露于农药下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的安全性。
防治效果显著:无人机直升机具有作业高度低,飘移少,可空中悬停等特点,喷洒农药时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物流对农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
省水、省药、减少污染飞机作业省药30%,省水90%,有效解决农药残留及土壤,水源污染问题,喷洒农药用量少,环保效果好。规模化喷洒方式有利于政府植保部门对农作物质量的把控,减少对环境和农作物的污染。喷洒时也不会影响远处操作的人身体健康,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
电动无人机整体尺寸小,重量轻,折旧率低,易保养,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低;容易操作,操作人员一般经过30天左右的训练即可掌握要领并执行任务。
使用无人驾驶超低空作业的植保轻型直升飞机具有作业效率高、单位面积施药液量小、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机动性好等优点。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随着粮食产量“十连增”,农业进入了新的阶段,提高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对各种灾情具有预判能力等问题相对突出。而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着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的技术革命, 还将实施更先进的数字农业。对于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要求,如何保证农业安全、高产、高质, 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农业的重中之重。在农村土地流转日益完善和成熟的情况下,对于农业生产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农事,保证农业安全、质量、高效成了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机会,在耕地方式转型过程中,无人机的出现无疑是充满机会和价值的,让无人机成为一种农业的空中机器人,协助新时代下的新型农民更好的完成农业增产、增收。国家政策也大力支持,进行广泛推广,无论在购买或服务方面有都相应的补贴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在农业领域形成产品销售的企业有100多家。农业市场对无人机需求旺盛,加上政府推动,一些农药生产企业、服务组织、合作社都纷纷涉足农用无人机领域。目前整个行业还有许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克,技术方面植保无人机都存在载药量小、续航时间短、价格高寿命短、维修不便、飞手持证上岗、等问题。在政府补贴、产品鉴定、行业规范、安全事故处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无人机飞防是我国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植保无人机、飞防员、农药构成了飞防体系的三大要素。日本是无人机飞防最成熟的国家,目前在田间作业的无人机有3000多架,飞手14000多人。中国的水稻面积是日本的28倍,预计到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需求量是10万架,无人机植保从业人员需求量是40万人。
随着无人直升机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将会弥补我国在农业无人飞机应用领域的空白,也是中国农业重要无人机械和技术的一场革命,农用无人飞机技术的应用,将标志着我国农业真正走向了高科技农业时代。